11栋业主称,当时改建的工人将大量承重墙都拆了,将A、B单元打通。
11栋楼下的居委会大门紧闭,几年前已搬离。
11栋外墙被喷上“危楼”标识。
南某风球山11栋居民指7年前居委会将一楼改成办公区埋下“祸根”
南某办事处称之前未收到正式反映,可聘请专业机构检测危楼成因
深圳装修网了解到,目前所有的证据链均指向南某居委会七年前的那次野蛮的施工。办事处应该尽快查清导致房屋成危房的根本原因,给业主一个有说服力的答复。同时,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安危为重,尽快安置好11栋住户。
近日,有大鹏新区南某风球山11栋的居民反映,由于7年前南某居委会将该栋一层装修成为办公区,装修中进行野蛮施工导致房屋承重梁柱受损,并改变了一楼的基本架构,造成框架柱框架梁承载力不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经专业检测评定该建筑物检测单元一层危险性等级评为Du级,属整栋危房。目前,该栋住户将要全部撤出,面临无家可归的境地。
撤离告知:
房屋整体处于危险状态
有关风球山小区危楼的事要从7月那场叫“洛克”的台风说起,尽管台风未对南某小镇造成太大影响,但却掀起了一场危楼风波,这一吹还就没停下来了。
7月22日上午,大鹏新区南某办事处、南某社区工作站人员突然来到11栋A、B两单元,要求楼上所有人员紧急转移到安全地方去,并承诺住酒店可以报销房费。同时工作人员在楼下张贴撤离的“温馨告知”,告知中称今年第七号台风“洛克”将于7月23日登陆,不排除正面袭击南某的可能,要求22日22时之前清空11栋全部人员。
最让居民意外的,是在此次催促住户撤离的告知中,明确提出“11栋房屋结构安全状况被鉴定为D类(实为最高级Du级),承重结构已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处于危险状态,构成整体危房”。业主王女士透露,一个月前,发现楼下的外墙上也被喷上了“危险房屋 请勿靠近”的红色大字,南某办事处的工作人员称经过检测该栋楼为危楼,已不符合出租条件,要求业主不得对外出租,并要求现住的租客搬离。“当时并没有看到相关的检测文件,只听他们口头说了一下,”王女士表示当时对此也没留意,直到台风前一天,当她看到家门口贴的“温馨告知”时,家人瞬间陷入了绝望:“年初花了两百多万买的房子,等台风来了,房子竟成了危楼。”
业主指责:
改建未征得住户同意
“洛克”离开后,11栋A、B两单元的业主纷纷回到小区,当他们揭开门上的封条时,同时也揭开了危楼不为人知的过去。
南某风球山海滨花园位于南某街道中心,小区靠山面海,共有16栋,都是7层楼高,建于1993年,1994年入伙。尽管小区楼龄将近25年,但建筑外墙总体还保养较好,园内的道路也较规整。
调查员来到小区11栋,该栋建筑分A、B两单元,楼下的墙面上印有红色的“危险房屋 请勿靠近”大字,而两单元中间则立着一面一般政府办公场所都会有的大玻璃门,玻璃门已经锁上,玻璃面上和门把手落满了灰尘。调查员发现,居委会的牌子也已不在了,旁边只剩下空着的居委会的公开栏。
调查员发现B单元的楼道上还留有数个检测单位打孔取样留下的巨大洞口没有处理。A单元的取样孔倒是已经堵上了,但可以发现有些梁柱的地方出现了长达一米的裂痕,还有一些楼梯也出现开裂,业主陈先生表示,这一切都源于居委会的不请自来。
业主陈先生介绍,早在2010年5月,南某居委会在没有征得楼上业主的同意就将11栋一楼连接A、B单元的楼面打通并重新装修成办公室,居委会于第二年搬入办公,在使用了近四年后,居委会却又从这里搬离了。深圳装修网了解到,业主称发现在居委会拆墙的过程中,工人为了满足办公室的设计,将一楼多处承重墙拆掉,改变了原有的建筑结构,“对此业主还向南某办事处反映过此事,但并未得到处理”,陈先生说,施工依然继续,并最终完工。
“在居委会使用一楼办公后,一楼的楼板开始出现渗水、墙体开裂等问题”,陈先生指出这应是导致居委会搬离的直接原因。他透露,渗水等问题发现后,居委会于2016年6月聘请了一家专业的检测机构对房屋进行了结构安全检测,之后又通过南某办事处聘请了深圳另外一家专业机构再次检测,结果均是D类建筑物中最为严重的D
u级,而根据相关的材料表明,Du级属于整栋危房,无法居住,须整栋搬离并且拆除。
检测报告:
一楼改建后安全性不足
业主向调查员提供了两份针对风球山海滨花园11栋的检测报告,其中最早的一份日期为2016年3月30日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鉴定报告》中,检测单位是深圳中建院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报告中鉴定结论指出,通过对该建筑物进行结构复核验算,发现首层部分框架柱和框架计算承载力不满足安全使用要求;二至四楼的部分承重墙计算承载力也不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由此得出“该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安全性不满足正常的安全使用要求”的结论,建议对承载力不足的构件进行加固处理。
而在最近的一份日期为2017年7月31日的检测报告直接指出该建筑物检测单元一层危险性等级评为Du级。检测报告的意见是对鉴定中达到危险的构件进行加固,并对出现裂缝及缺陷的构件进行处理,并强调需要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施工,不得随意砌筑隔墙、加层和改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这两份报告均指出11栋一楼结构安全性不足以满足居民的正常使用要求,而这正是此前居委会作为办公区使用进行改造装修的地方。
陈先生向调查员提供了2010年该处正在改建时的照片,照片显示,作为砖混结构的11栋一楼的承重墙基本被拆除,剩下裸露的钢筋连着瘦小的柱子,“砖混结构的房子是不能如此蛮横进行改建的,这本身就是违建”,因此他向街道执法部门投诉,但均未得到回复,细心的他开始用照片记录变化,以备后用。
他表示,小区同一时期建筑的16栋建筑,为什么就11栋变成了危楼?而且出问题的恰巧又是曾经被非法改建过的一楼,他觉得“居委会难辞其咎”,“不然政府怎么会心虚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偷偷做检测呢?”他最后说道。
台风过后,陆续有租客搬离风球山11栋,尽管南某办事处的酒店费用还没有报销下来,“等不及了,工作人员几乎每天都在催着租客走人,”业主王女士表示,目前她房子已经空了,知道这个事后,更没人敢来租房了。
近日,南某办事处致电11栋所有业主,提出按照每户每月25元每平方米的补助标准补贴业主房租,但要求业主必须搬离,清空房子,具体的研究方案将会在半年后出来。王女士听后很气愤,“我们坚决反对这个方案,怕离开后,连房子都没了!”她表示,坚决不会离开家半步。
官方回应
南某办事处:
对38户居民的安置方案
正由新区统筹研究当中
南某办事处称,根据前期专业检测机构对辖区房屋结构安全排查结果,南某辖区现有D类危房543处,包含祖屋、空置房屋、养家禽用房屋等。该办事处严格按照三定方案和法定职责要求,参与危旧房屋的调查清理、鉴定及善后处理工作,配合新区主管部门,做好房屋安全管理等相关工作。
2017年6月,南某办事处根据《大鹏新区房屋建筑结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委托有资质的房屋安全检测鉴定机构对风球山海滨花园第11栋开展全面检测鉴定。根据鉴定报告结论,该建筑物检测单元一层危险性等级评为Du级,所检测楼层整体危险。
针对风球山海滨花园第11栋的情况,召开工作部署会议,研究相关工作措施。根据《大鹏新区房屋建筑结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制作了“房屋安全责任告知书”,对38户房屋的业主开展房屋建筑结构安全状况及相关法律责任告知工作。目前,直接送达的有11户,张贴公告送达的有27户。对于张贴公告送达的,同时采取了电话或短信通知的方式告知房屋安全主体责任人。
办事处表示已组织人员对此类房屋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定期到现场检查,防止出现D类危房住人的情况。关于如何安置该栋楼房的居民,办事处则称具体的解决方案正由新区统筹考虑研究当中。
焦点
居委会装修是不是导致
11栋成危楼的直接原因?
针对南某居委会的装修是不是导致风球山11栋成危楼的直接原因?办事处称,之前未收到群众关于此事项正式的反映。如有需要,可聘请专业机构对原因进行检测鉴定。
大费周章设立办公区域,为何不到四年又搬走?
冒着“非法改建”的质疑,南某居委会大费周章地在11栋一层设立办公区域,为何不到四年又搬走了?办事处表示,南某居委会搬走的主要原因是配合相关的标准化建设,现有的办公场所不符合标准要求,需另行选址。而具体是什么标准?目前南某办事处并未正面答复。
一般地讲,砖混结构的房屋所有墙体都是承重墙;框架结构的房屋内部的墙体一般都不是承重墙。当然具体到房屋结构本身,判断墙是否是承重墙,应仔细研究原建筑图纸并到现场实际勘察后才能确定。承重墙是经过科学计算的,如果在承重墙上打孔装修,就会影响地基的稳定性。
需要注意
个人装修时可以结合以下几点简单地区分承重墙和非承重墙:
1、从房屋结构上区分:一般地讲,砖混结构的房屋所有墙体都是承重墙;框架结构的房屋内部的墙体一般都不是承重墙。
2、从房屋档次上:一般的中低档的住宅楼、别墅都是砖混结构的。高档的都是框架结构的多。
3、从墙砖的材质上区分:一般标准砖的墙是承重墙,加气砖的是非承重墙。
4、从墙的厚度分:150mm厚的隔墙是非承重墙,如卫生间,厨房出现较多。
5、根据梁与墙的结合处区分:采用的斜排砖的方法的一定是非承重墙。墙与梁间紧密结合的可能是承重墙;
6、通过声音判断:敲击墙体,有清脆的大回声的,是轻墙体,而承重墙应该没什么太多的声音。
7、室内的墙角或墙体半中有柱子凸出的十有八九是框架结构。
以上就是深圳装修网为您整理的关于居委会野蛮装修拆承重墙事件的全部过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经过这起事故,大家是不是意识到拆承重墙的严重后果了呢?装修千万别拆承重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