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国家房产调控在深圳的“软着陆”已是业内默认的游戏规则,但是深圳本地条款对房产市场的规划并不手软。去年深圳出台的相关购房条款基本上是对国家方针的预言性执行。时下,深圳“国八条”的地方性细则还未出台,但对于房价只停不降的认知已成为主流。受此心理影响,鹏城楼市在投资性购房与刚性住房需求两者的比重上发生了明显变化。
总体说来,在2010年持续了将近半年的市场观望后,投资型购房者对当前的获利空间并不看好,而积压的刚性住房需求开始释放。尤其是以适婚青年白领的楼市消费为主导,使得深圳楼市以中小户型为时下叫座产品。
我们现在以这一楼市消费现状投射到家居装饰的设计、建材供应与施工三个环节,来看看家居市场呈现的是哪些反馈。
设计:
空间小需求大体量少细节多
深圳今春的装修设计主要集中在中小户型,业主人群以外来白领工薪族为主,年龄分布集中在30年龄档。根据记者的电话访问结果表明,时下许多深圳装修设计机构接到的订单以中小户型的现代简约风格需求为主。业主对设计要求有着自己比较明确的意见与看法。设计师在构思中与业主的沟通被不断强化。越来越成熟的业主对空间分割利用和细节个性打造比较看重并能提出自己的大略方案,设计师要做的是一个整体统筹控制与局部尺样调整。
与投资型购房者在装修中注重整体功能完善与风格中庸,可受大众接受相比,激进的创意与张扬的元素在今春运用得比较多,设计可以说是空间小需求大,体量少细节多,单位价格内对设计师的精力耗费比较大。
建材:
主流口碑与独辟蹊径 招徕顾客不容易
自住型装修业主在装修材料的选购中花费的心思比较大,相比与投资型购房者的仰仗装修公司装修模板方案不同,很多新房业主在产品品牌、花色、型号方面有着自己的认知,这些认知根据业主的不同五花八门,让建材销售商在产品展示于品种储备上花费了更多的精力。面多散客为主的装修季,在向业主推荐产品时,导购员往往会同时突出产品的品质口碑和独到个性,尽量避免触发业主“规避大流”的排斥心理。
建材市场在逐渐回暖,但是在“黄金年代”已经发展出规模的建材市场,当下的市场还不能完全满足“暖春”的理想值。在大的调控环境下,对于经销商来说,还是要对每一个订单,不管大小都重视,时下的路还是需要花心思招徕顾客,小口吃饱肚。
施工:
人员到位不足 离深圳越来越远
春节后的用工问题是各个行业普遍存在的。虽然装修施工队伍间的“走穴”调用现象一直存在,但在节后深圳表现得更加活跃。在龙岗某楼盘装修新居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家的水电布设就先后换了两个师傅,中途还停了两天工,装修公司给的解释是原来的师傅去处理上一个工程的后期安装调试了。
此外,记者在公交车上向一位拿着电钻的装修师傅了解到,他们公司接的活接得真是越来越远。原来很少去的市郊,没想到一下子竖起了那么多房子。随着市区房价的持续高热和深圳地铁物业的炒热,一小时生活圈到底是让深圳人离深圳越来越远还是越来越近,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特大城市发展问题。
市场观察数据:
1、 市场交易量大跌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部门的房地产信息系统数据显示,截至2月26日,深圳一手房成交面积约14万平方米,较1月份下跌约60%。
2、 市场交易价滑落
深圳2月份一手房成交均价为每平方米18116元,较1月份的20168元环比下跌约10%。而较2010年2月的每平方米24195元均价同比下跌约25%。
3、 市场购买力坚挺
2月26日,深圳万科金色领域开盘热销出现了“日光盘”现象。深圳万科当日下午对媒体发布的消息称,该楼盘第一批共339套单位在开盘当天销售量超过九成,共吸引了共1500余批客户前来认购。